含有"戏剧"标签的书籍

残酷的乐观主义

一部杰出的当代情感史。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劳伦·贝兰特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

当你渴望实现的事物却在事实上成为你实现自我的阻碍时,残酷的乐观主义便出现了。随着战后美国和欧洲对社会民主承诺的背离,劳伦·贝兰特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残酷乐观主义,为我们理解和想象今天的时代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尽管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明显不能为人们提供机会并使其生活“有意义”,但人们依旧执着于那些无法实现的关于美好生活的幻想,包括这种生活承诺的向上流动、工作保障、社会平等以及持久的亲密关系。

贝兰特回溯了情感和美学意义上对戏剧性的调谐过程的回应,这些过程在谈论不稳固性、意外和危机中展开。由此,贝兰特认为在以其他任何方式理解之前,历史性当下首先是被情感性地感知的。她提出我们延展性的此刻往往以新形式的时间性为特征。同时,她解释了为什么一旦危机本身被正常化,创伤理论便无助于我们理解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中调解和适应的方式。因为创伤理论关注的仅仅是那些动摇我们的生活的正常感的反常事件。

-----------------------------------------------------------------------------------------------------------------

劳伦·贝兰特优雅地将当代艺术、文学和电影的解读交织在一起,揭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渴望如何一再受挫。阅读本书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理论体验,但它同样有一种非常实践性的、直接的和日常的质感。贝兰特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如何在僵局中生活的指南。这个僵局便是我们当下的情感和政治境况。

——迈克尔·哈特,合著有《联邦》

这本精彩的著作将会被大量地阅读和引用。劳伦·贝兰特被广泛地认为是当代文化逻辑最重要和最具原创性的批判家之一。在这里,通过对残酷的乐观主义细致而强有力的解读,她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我们所熟悉的过程的崭新视角——分析那些让人们不断接近摧毁他们的事物、幻想和世界的心理和结构的动力机制。

——萨拉·艾哈迈德,著有《幸福的承诺》

金钱永不眠Ⅱ

【亮点推荐】

从历史到未来,从实体到线上,国家兴衰,分工水平,社会关系,行业起落……如果深入探究下去,我们会发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货币无处不在。

知名金融学者、金融领域“江湖女侠”香帅新作,用武侠的笔触,讲述金融江湖的历史和故事,解析金融通识与逻辑。

书中有金融帝国的起伏跌宕、金融巨擘掀起的惊涛骇浪、小小支付手段带来的惊天变化,以及比戏剧更像戏剧的真实世界。

作者文风独特,文字富有感染力,观点独到,评价犀利,兼具人文情怀,而又不缺直白简单的金融逻辑,令人耳目一新。前作《香帅金融学讲义》《金钱永不眠》《钱从哪里来》都等广受推荐。

【内容介绍】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胡耶夫曾说,“货币决定人类命运”。

其实,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有“货币”的影子:谁能想到,秦朝的灭亡和始皇帝的货币统一之间存在微妙而密切的联系;谁能想到,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和平环境、高速增长其实应该追溯到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谁又能想到,中国互联网行业弯道超车的繁荣背后,土地财政和土地货币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家兴衰、商业模式变迁、人际关系准则的变化,背后都有货币在强力驱动。货币,始终让人类社会“金钱永不眠”。

香帅笔下,金融始终与时代紧密关联:“华尔街投行三百年简史”是行业和机构的博弈与兴衰;“东成与西就:金融的东西方大分流”“父辈写的散文诗:中国股份制改革简史”则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金融帝国的起伏跌宕,也会读到金融巨擘掀起的惊涛骇浪,还会读到小小的支付手段带来的惊天变化,甚至能找到比戏剧更像戏剧的真实世界。

理解现代金融,理解人类社会,应从理解金融的历史开始。回望历史,从中可以找到些“必然”背后的蛛丝马迹。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