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数学"标签的书籍

爱因斯坦的老板

与其拖着庸才前进,不如让精英火力全开

让70余位世界级天才折服的管理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诺奖得主彼得·阿格雷 推荐阅读

◎ 编辑推荐

☆ 与其拖庸才走,不如让精英火力全开!

向爱因斯坦的老板学习,让70余位世界级天才折服的管理艺术

☆ 精英潜力巨大,却属实难搞

10大管理法则收服精英,大幅提升团队创造力

☆ 亚马逊读者92%五星好评,美国管理协会严选好书

☆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汪丁丁/诺奖得主彼得·阿格雷 推荐阅读

◎ 内容简介

平庸的领导者只能指导比自己更平庸的员工,卓越的领导者却能管理比自己更聪明的员工。

伟大的爱因斯坦举世皆知,却没人知道爱因斯坦的老板是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弗莱克斯纳不是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没有过人的才智,却是天才的管理者,旗下网罗着 33 位诺贝尔奖、38 位菲尔茨奖得主以及数不清的沃尔夫奖和麦克阿瑟奖得主。弗莱克斯纳组建的 IAS(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创造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本书从现代商业的角度对弗莱克斯纳的实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告诉你如何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顶尖人才并进行尖端创新。

本书回顾了弗莱克斯纳梦幻般的工作,化繁为简,提出了 10 条管理天才的法则。这些法则简单却非常实用,具有很强的借鉴性。领导比你更聪明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学会将脑力转化为生产力的管理者来说,回报是无穷的。

◎ 名人推荐

群体创造性之所以远超个体创造性,关键在于“协同”(synergy)。对企业而言,协同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企业家”。对这本书的主旨而言,协同的核心人物就是这群高智商但不同质的“老板”(爱因斯坦的老板)。

——汪丁丁,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说服一群聪明人团结合作,就像是驯养一群智力超高的大型猫科动物,这是领导人无法逃避的艰难任务。我们能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和爱因斯坦的关系中学习,了解领导人筹组天才团队的秘诀。

——彼得·阿格雷,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每一位有幸集结了天才员工的老板,都能从本书中学到管理的要点,发现自己如果能早一点读到这本书,事业必然会更加成功。赫罗马斯的写作风格简单易读,却也道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

——吉姆·亚当斯,西南贝尔通讯公司前CEO

本书告诉我们,爱因斯坦以及其他天才,纵有卓绝的才华,若没有人能有技巧、有组织地领导他们,天才的聪明才智可能永远无法开花结果。

——艾德·凯利,USAA房地产公司前CEO

5000天后的世界

在互联网商业化的5000天后,

社交媒体(SNS)开始蓬勃兴起,

现在距 SNS 兴起又过了近5000天,

接下来的5000天,将会发生什么?

··· ··· ··· ··· ··· ··· ··· ···

【编辑推荐】

★ 硅谷精神之父、世界互联网教父,《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全新作品 ★

K.K.的《失控》《必然》等作品在中国互联网界曾引起轰动,他也被喻为世界互联网教父、硅谷精神之父、科技预言家等,本书是他的全新作品,以5000天的时间维度,聚焦那些能影响我们未来巨大变化的趋势,思考人类命运和互联网的未来。

★ K.K.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的重磅作品 ★

K.K.在书中提到,未来5000天,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事物还会维持原样,他的焦点一直放在这不到5%的变化上。

★ 引领AI时代的思想之书 ★

未来5000天,互联网、技术领域、社会形态、教育方式、金融领域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发生变化,同时也意味着超越我们想象的机遇。本书为读者梳理了这些变化的脉络,读者可以更深入的思考自身未来与世界走向,先一步抓住可能决定命运的机会。

··· ··· ··· ···

【内容简介】

K.K.预测未来将会是一切都与AI相连的世界,他将其称为镜像世界(Mirror-world)。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经超越国界,并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GAFA的规模扩展到可以左右国际社会命运的程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变,世界到底要向什么方向发展?

物理世界将与虚拟世界融合,同时将产生新的平台,进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组织形式,我们将迎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世纪。除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K.K.也对社会形态变化进行了预测,涉及商业变革、地缘政治、社会学等。

K.K.没有因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产品或流行趋势而迷失方向,而是执着地对科技本质的深层结构进行观察,他在书中指明了产生科技的世界本身具有何种发展趋势。

··· ··· ··· ···

【专家、学者推荐】

K.K.永远是一个对未来的乐观主义者,他更多地是在变动的时代帮助大家找到机会,而不是杞人忧天。作为一位每天接触新科技的作家,K.K.的思想具有前瞻性。《5000天后的世界》所描述的情形,现在正在渐渐浮现!

——吴军(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知名专家)

到底应该问科技要什么,还是问我们要什么?到底是因为成功而乐观,还是因为乐观而成功?本书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如同过去K.K. 的一致风格,这又是一本“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作品。公元1000年的人类自然无法理解甚至想象今日之科技,而我也确信未来1000年后的人类(如果还存在的话)看今天的世界恐怕感觉是原始部落。什么是科技?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的这类事物,就是科技。人类面对新科技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高估近期,却低估远期。然而科技的发展却从来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其总会跟随着认知边界的拓展而不断拾级而上。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去拥抱技术变化,并确保科技向善,普惠可及。

——尹烨(华大集团CEO)

未来虽远,我们的目光更远。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具可读性的特点。科技以人为本,趋势大于优势。今后的十年,必定是科技重塑生活与产业的十年,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就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革的力量。

——吕廷杰(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5000 天后的世界》是一部短小精悍却不失思想性与启发性的佳作,适合所有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K.K. 一语道破预知科技未来的秘诀,就是不断追问科技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帮它实现。这本书给投资者带来热点追踪,给创业者带来长期信心。更重要的是,K.K. 预测未来的方法,是每一位科学技术爱好者都梦寐以求的。

——于江生(Futurewei公司机器学习与应用数学首席科学家)

K.K.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描绘了 AI、生物技术、镜像世界和其他前沿趋势。通过新奇前卫的案例和发人深省的见解,K.K.为驾驭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提供了通往未来的路线图。(而以上这段推荐语,也是我用AI 草拟的。)

—— 范冰(营销咨询专家,《增长黑客》作者)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