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儿童诗,诗作的题材多样。诗情画意也是这本绘本的特点。美术顾问蔡皋邀请到了中国图画界享有活力的老中青三代画家携手并肩完成二十幅作品。参与者包括享有中国图画书最高奖项第一二届小松树奖的作者王晓明(《雪孩子》)画家,何艳荣,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大奖首奖的获得者朱成梁、周翔等。画家以鲜活有力的笔触将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诠释与读者交流,让诗歌产生了第二次生命。
形而上决定了形而下,
创始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决定了所创始企业的高度和未来。
——季琦
2008年,季琦在纽约上课,正好处在金融危机的暴风眼上,感悟很多,便陆陆续续地写下来了,这一写就是十年。
十年间,这位创立了三家百亿级的公司的创始人,他谈创业、经营、生意、组织,告诉你如何成功,如何创造财富,如何领导企业。但同时,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形而上的思考。他讲宇宙,讲时空,讲人生,讲生活美学。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谈旅行、红酒、爱情、诗歌、故乡、美食等等。
人生于天地间,而行走于江湖,季琦以“天、地、人”为切入点,讲述他这十年的思考和生活。这既是一个企业家、创始人的忠实写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有意思的切片。
内容简介:
《创始人手记》为携程、如家、华住这三家百亿美元级企业的创办人/联合创办人季琦的随笔集,全书分为“天”“地”“人”三个部分。
“天”包含宇宙、时空、人生、意义等形而上的内容,反映了季琦的生命哲学,而这套哲学对他创办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从中我们看到创始人的情怀如何影响企业的长 足发展。
“地”这一部分记录了季琦脚踏实地创始、发展、经营这三家企业的重要思考和经历,包含他经历的“至暗时刻”,做出的最重要的商业决定,对中国服务、中国梦、酒店的未来等话题的设想和理解。
“人”部分偏向个人化的书写,在这一部分他谈家乡的人和食物,对酒的研究,旅行的经历,对朋友、诗歌和当代艺术的看法……
这本书可以让读者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60后企业家的不同面向,既能从季琦的成功经验中获取养分,也能从他的人生哲学和生活美学里汲取能量。
《每天读一点英文诗歌卷+成功卷超值套装(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
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附赠地道美语朗读MP3光盘。
《每天读一点英文诗歌卷+成功卷超值套装(套装共2册)》将诗歌卷《那些年,那些诗》和成功卷《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组成超值套装,附赠地道美语朗读MP3光盘两张,让你在诵读名句中,领略成功之道。
每一片树叶,都在为春天歌唱。
【内容介绍】
笛声悠扬呼唤立春,琵琶弦弦弹奏雨水,鼓声阵阵大地惊蛰,提琴缓缓春分来临……
本书讲述了一个树叶、音乐、节气和春姑娘的故事:当春姑娘吹响长笛,冰雪开始融化。竖琴和琵琶带来小雨,春雷惊醒了李花、樱花和桃花……
本书以叶子为素材,组合成众多新的形象,通过不同的乐器并结合春天的节气,讲述了大自然的变化。诗歌和画面时而重合时而平行,让作品产生了一种流动的音乐感。
【创作手记】
当春天来了,叶子又绿了,大地被唤醒了。当朱成梁 先生的“叶子绘本”呈现在我面前,望着望着,我的灵感就来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叶子不但能送营养给花草树木,还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感情。叶子让生活美丽,叶子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叶子有香味,叶子有图画,叶子有音乐,叶子有美,叶子有诗。我们满山遍野,家居庭院都有树,树上有无数的叶子,叶子上呈现着诗与画…… 于是,有了这本书。
—— 金 波
十多年前,我为小学美术教材做树叶子的手工设计,觉得以叶子为素材也能做绘本,于是萌发了《叶子里的春》这个选题。树叶多选自身边的树木,也有一些在出国旅游时捡的。 由于事情多,断断续续地一直没有完成。每年文纪子老师都要催稿,问春姑娘睡醒没有?但春姑娘一直没
睡醒。后来,金波老师用文学的春风吹醒了春姑娘,她们在大地上空飞舞,撒下满园春色。
—— 朱成梁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儿童诗,诗作的题材多样。诗情画意也是这本绘本的特点。美术顾问蔡皋邀请到了中国图画界享有活力的老中青三代画家携手并肩完成二十幅作品。参与者包括享有中国图画书最高奖项第一二届小松树奖的作者王晓明(《雪孩子》)画家,何艳荣,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大奖首奖的获得者朱成梁、周翔等。画家以鲜活有力的笔触将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诠释与读者交流,让诗歌产生了第二次生命。